0%

PCB设计笔记

PCB设计目标考虑项

  1. 实现功能(电源管理,信号处理)
  2. 硬件兼容性(接口是否广泛使用、容易获取,是否为现有线路板的接口,考虑Robomaster官方电气零件接口)
  3. 机械结构兼容性(考虑机械安装位置,统一螺丝尺寸与孔位,考虑大型接口用螺丝紧固)
  4. 硬件复用性,多功能(实现其他冗余功能,同一块板不同用途,可通过飞线或者不焊接元件改变功能)

PCB设计衡量指标

  1. 稳定性(电源去耦,信号完整性,散热良好,接口可靠)
  2. 选型合理(实际使用远低于极限指标,器件封装易手工焊,参考设计成熟,低成本)
  3. 布局合理(走线最短,板面积最小,容易焊接)
  4. 保护性(防反接,防过流,防静电,缓启动)

PCB设计规范

  1. 先布局固定元件位置(为防止手误可以锁定元件)再连线
  2. 布局:考虑元件重要程度(高频或MCU单元要求位置上靠近)
    是否要预留其他空间(机械加工孔、散热或接口插线、安装排针需要100mil的整数倍)
    元件焊接难度(贴片并排易焊接)
  3. 布线:基于板中信号走向,按照地线,高频线与电源线,其他信号线次序连接
    电源地线与电源线考虑加粗(量化规范),信号地线尽可能短并尽可能少过孔
    高频线(如晶振与MCU连线)连线尽可能短并且连线尽量与其他线隔开(或在高频元件周围覆一圈接地的铜)
    对于多层板高频线在多层之间尽量避免相邻平行,防止跨层串扰
    高频元件(如晶振)下方禁止走任何信号线和电源线,防止干扰
    信号线和电源线尽量靠近返回线(电源返回线为地线),减少环路电感并抵消部分自感
    所有信号线在尽可能走直线,避免直角或接近直角的拐角的情况下走线也要短

参考:

http://www.elecfans.com/d/932776.html
https://blog.csdn.net/yueling4472/article/details/81057460